1991年3月26號,於大邱廣域市達西區的城西居住的五名小學生登上鄰近的臥龍山後便失蹤,此案亦是韓國最有名的失蹤案。
大邱市面積為800多平方公里,其中超過一半的是市區面積,其餘都是山地,其中較有名的就有八公山、環城山、草萊山、山城山、龍岩山、琵琶山、最頂山和卧龍山。
五名小學生為了捉火蜥蝪上山,但後來報道都說他們是捉青蛙, 因此這5名小學生也被稱為「青蛙少年」。 但五名小學生對在途中遇到的朋友稱“去拾彈殼",當時臥龍山有陸軍第50步兵師的射擊場,有可能他們是去撿掉下的彈殼。
失蹤者名單:
金鐘植(김종식)(9歲),1983年生,小學三年級
朴燦仁(박찬인)(10歲),1982年生,小學三年級
金榮奎(김영규)(11歲),1981年生,小學四年級
趙浩衍(조호연)(12歲),1980年生,小學五年級
禹哲元(우철원)(13歲),1979年生,小學六年級

失蹤經過
1991年3月26號,全國舉行地方選舉,是五一六軍事政變後,事隔三十年後重新舉行選舉的日子,全國放假一天。
早上8點,就讀城西國民學校的6名學生(小學3至6年級)在趙浩衍家附近玩耍。在趙浩衍家中租房住的青年指斥幾個小朋友說“太嘈了,你們出去玩吧!"
六名小童中,因為金泰龍要回家食早飯而先離開。之後他為了追趕其他跑去玩耍的五名同伴而匆忙趕過去,幾個朋友問他要不要到山上玩,他回想起母親的叮囑,“不要到太遠的地方玩",所以拒絕了他們,獨自回家。
目擊者
以禹哲元為首的幾個孩子帶著奶粉罐及棍子上山,途中遇到正在踩單車的趙武衍(趙浩衍的哥哥,就讀中一),當時他們說是要上山捉火蜥蝪,趙武衍聽完後便回家。
在臥龍山山腳下村莊居住的金南順婆婆(在市區做保姆)曾於9點目擊幾個孩子。婆婆早早投過票,剛從學校離去沿著臥龍山方向前進時,遇上這5個小孩,當時幾個小朋友正在討論能否於兩個小時內下山。
與禹哲元同班的金景烈、李泰錫的證供提到“大概12點左右在臥龍山入口見過他們。"
另外同樣在臥龍山附近村莊居住的金利樹婆婆也有目擊這五個小孩“大約2點左右看到五個孩子正在上山"。
同一所學校的四年級學生咸勝勳,住在臥龍山山腳下的軍人住宅,當日他與住附近的哥哥一起到臥龍山的溪澗捉火蜥蝪卵,期間因為與哥哥走失了,一人走到去山腰的墳墓附近,“當時從山上傳來了兩次、十秒左右慌張的慘叫聲",但一同上山的哥哥並沒有聽到。
咸勝勳又說“當時是正要吃午飯的時間,大約為11點半左右。"
金鐘植的母親和金榮奎的母親同樣提到在11點半左右,內心有種忐忑不安的感覺,所以出外找兒子,然後知道他們到了臥龍山玩,“當時心想著回家後要教訓他。"
直至午飯時間過去,孩子們確實沒有回家。
當日下午6點,家長們在臥龍山附近一帶搜索孩子們,但一無所獲。至晚上7:50分報案,警方認為孩子是在山上迷路,於是聯同父母在山上找尋孩子們。
直至翌日凌晨3點,經過搜索後,依然沒有看到他們的蹤跡。

全民搜索
案件初期,警察在沒有實質證據下,主觀地判斷孩子們是跟家人不合而離家出走。他們認為孩子要單獨離家出走是十分困難,所以這五個小孩是約好一同離家出走的。
警方這個離家出走的結論,改變了之後辦案的調查方式向。由於認定了孩子是離家出走,那麼孩子留在臥龍山附近的可能性就減低了,所以警方把搜索範圍擴大,甚至超過大邱市以外的範圍。
案件透過大眾傳媒傳播開去,當時的總統盧泰愚下令地毯式搜索,總共出動31.8萬警力,創下韓國單一案件動員警力最多的紀錄,卻依然是一無所獲。
這段期間接二連三有惡作劇電話聲稱“孩子在我手裡,拿錢來贖回他們。"、“孩子在我這裡,想要找孩子的話就到XXX找吧!"
又有些神智不清的小孩稱自己就是其中一名青蛙少年,這類騷擾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令父母及警察都身心俱疲。

從社會團體到民間企業,都在極力尋找孩童下落,印出2億張傳單,還有在當時有許多產品都印上尋找青蛙少年的廣告,包括青少年愛讀的漫畫、零食等等,電台亦時常有廣告播出。有導演在隔年(1992)拍攝了電影《回家吧青蛙少年》,並在最後打出字幕,呼籲知情的民眾向警方提供更多線索,企盼能夠造成奇蹟,找到孩子們的下落。

調查一路沒有進展,而為此放棄生計、出盡全力走遍全國找尋孩子下落的父母到頭來只是徒勞無功。
時間點點滴滴的過去,這個案子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成為韓國有名的懸案。
直到十一年後,才出現了爆炸性的消息。

發現骸骨
2002年9月26日,派出所內的警員接聽了一個電話,電話筒中傳來了一個老人的聲音:“我在臥龍山上採集橡子,看到了一個骷髏”。聽到這句話,警員立即就帶人向臥龍山出發。
警方趕到現場後,看到一位大約60歲左右的老人,據老人講述:“每天老人都有登山鍛煉的習慣,以前都是在山腰上鍛煉,但最近山腰要建一所學校,把周圍的區域都封閉起來了,老人只好到山脊上面鍛煉,看到樹上有很多橡子,老人想采集一些帶回家去,走到樹下看到有幾件破解的衣服,於是用登山杖挑開,瞬間一個骷髏從衣服裡面滾落出來。 ”
警員當日在現場發現四具骸骨、五對鞋。第二天繼續進行搜索及挖掘,在山腰新建學校工地不遠處發現了另一具屍體和一雙白色運動鞋和其他衣物。通過當天的挖掘工作,五名少年遺骨和五雙鞋全部找到,經過家長對衣物的確認,從而認定這些遺骸很可能是失踪的“青蛙少年”。
審慎起見,警方特意替家長採取血液樣本,跟發現的骸骨作DNA測試後,確認就是失蹤的青蛙少年。


但是,警方一開始的死因結論卻特別草率而愚蠢:低溫致死,可能迷路而死,屬於正常死亡。
這個結論立即引來家長的抗議,金永奎(當年11歲)的母親崔京姬(44歲)稱:“今天挖出的運動服的兩個袖口緊緊綁在一起,這是孩子被綁後私葬的證據。”
禹鐵原(13歲)的父親禹鍾宇(53歲)激動地說:“平時把臥龍山當成遊樂場所來回跑的孩子們,白天迷路而死亡這哪有道理?”
1、發現孩子們遺骨的地方距離孩子們的家只有3公裡左右,而距離最近的一處村子(當時大約40戶人家)也僅有500米左右,臥龍山是是當地村民鍛煉和散步的地方,村民對上山的情況都十分的熟悉,即使夜間在山頂也可以看到山下的燈光,“迷路”條件不成立。
2、失蹤的當晚雖然下著小雨,但在初春的夜晚氣溫也不會太低,孩子們也都穿著外套,在保暖條件尚可,地形熟悉的情況下凍死不太可能,即便是真的因為很冷,發現兒童遺骨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村子近500米,只需10分鐘左右就可以跑到山下的居民家中求救,因此“低溫致死”條件不成立。
由於家長的批評,以及專家對遺骸進行鑑定後,發現其中3名死者的頭骨上發現了被鈍器擊傷的痕跡,警方才改為"被殺"的結論。
警方決定重新調查該案,並動員了2萬名警力展開了大規模調查,而且還對200多件舉報和情報等一一進行了確認。
儘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始終未能定案,反而遺下了一大堆疑團。

- 埋葬在一起四具遺骨之間是相互纏繞,並不是之前警方描述的那樣相互擁抱,而且骨頭之間以一種非常怪異的姿勢纏繞,一般人很難形成的姿勢。
- 遺骨最上面還壓了一塊大石頭 。
- 所有的衣服都是非正常情況下穿著的狀態,甚至是離開了骨架,有些衣服甚至是捆綁狀態,
- 現場發現的童鞋並沒有穿在骨架的腳上面,更像是隨意的丟棄。
- 在五個顱骨裡面,有三個顱骨上面有一些不明的孔洞,和顱骨骨折不像是自然形成,像是被某種物體高速擊中,而導致的現像。
- 發現的顱骨上面的牙齒都是脫落狀態,正常情況下白骨化的屍體,牙齒應該是和骨頭連接在一起的。
- 發掘過程中出現的多枚彈殼及彈頭,是否和案件有關系?
2003 年 4 月份,警方將調查組人員縮減到了10人。
遺體為什麼會在這裏?
孩子們被埋在山脊另一面,離孩子們的家庭很遠。當孩子們去抓火蜥蜴 ,應該是在山的前側,比較近城西的"拂美谷"(音譯),為什麼麼遺骨被發現在水庫相反方向山脊的"世方谷"(音譯)?真的是迷路了嗎?還是給人騙了去那麼遠的地方?


第一案發現場
由於在發現遺體現場並沒有找到頭髮,因此許多人對於遺體發現處是否為第一案發現場表示懷疑;同時屍體的牙齒大量缺失,更令懷疑加深。
法醫調查並未提到面部遭受重擊導致牙齒脫落,而眾所周知肌肉脂肪等組織會腐爛,但是牙齒頭髮及骨頭則很難被氧化,牙齒和頭髮這兩個疑點,結合案發當年,大批警力搜山無果,後屍體又出現在臥龍山的情況。所以有推論表示發現屍體的地方並非第一案發現場,而是在警方搜山之後遺屍此處。
兇器


經過法醫檢驗後,在3名青蛙少年(禹鐵原、金鐘植和金永奎)的頭骨上發現了被推測為鈍器所致的多處傷痕。特別是,在禹鐵原和金鐘植的顱蓋骨內發現曾出血的痕跡,據此推斷是因遭到頭部傷害而死亡。還在金鐘植的左臂末端發現可能在擋避外部攻擊過程中遭到的骨折痕跡。
警方給出的最後結論是,孩子們是被類似於焊工使用的剪錘,重擊頭部而導致的死亡。

但是有人推斷,在顱蓋骨發現的子彈孔其實是槍傷,不過從彈孔和傷痕周圍的小傷痕來看可能不是軍用槍,懷疑是由私製散彈槍所致。
根據這個推測,有意見認為兇手是拿著私製散彈槍到臥龍山上面打獵的人,誤殺了其中的三個兒童,在慌忙的情況下,也失手殺死了另外兩個沒有中彈的孩子,然後將孩子的屍體轉移到別的地方,毀屍滅跡,幾年之後由於埋葬孩子們的地方要拆遷或者買賣,只好將已經白骨化的骨頭挖出,轉移到此處。
神秘的彈頭
由於在屍體附近發現了十多顆不同種類的彈頭及彈殼,而臥龍山附近有軍隊的射擊場,警方當時懷疑有可能為附近軍人子彈誤殺,軍隊極力反駁,並指出在少年失蹤當天部隊沒有安排射擊任務。
為了求證顱骨上面的孔洞是否現役軍用的子彈造成的,警方用一個豬頭作射擊測試,比較孔洞的大小,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軍用槍械所造成的孔洞比較大),也就排除了部隊人員的嫌疑。
至於彈頭及彈殻究竟從何以來,普遍相信是孩子們在抓火蜥蜴的過程中在地上無意中發現彈頭及彈殼,於是撿起來收藏。
兇手人數
五個孩子受害,而不僅僅是一兩個孩子。即使是成年人也無法讓所有五個孩子一次性全部死亡。即使凶手制服兩三個孩子,一兩個人也可能會逃跑。然而,去世的卻是五個孩子,凶手是如何做到的?只有一個人行兇嗎?還是有其他同謀?
兩個報案人?
根據韓國文化日報報道,稱發現遺體的當天下午6時左右,有一位40多歲男人打電話到報社說大邱臥龍山埋有青蛙少年(打電話到警局報案的是另一個人),警察以打電話來的這一天正巧發現遺體,而且地點准確等關鍵點為由,在追查這個男人,卻一直沒有線索。
警方的無能
由於警方在發現骸骨第一日,在未有法醫專家指導的情況下,只拿著鶴嘴形鋤頭等農具,便急於進行挖掘遺體,破壞了罪案現場,可能破壞了大量重要證據,受到了非議。

懸案
案件一直在膠着狀態,直到2006年3月25日,根據當時殺人犯罪的訴訟時效是15年,訴訟時效已到期,仍然沒有抓獲兇手,至此,根據韓國的法律,就算在此之後抓到兇手,也無法進行懲處,兇手仍然逍遙法外。